賓路易師母——重提十字架的人

文/胡保羅

在教會歷史上,宣教士的名字和事蹟常被人記念。他們篳路藍縷,遠離自己的家鄉,到陌生的國度傳揚福音。但我們有否留意,有些宣教士不曾踏足宣教工場,但他們存留下來的文字影響着弟兄姊妹屬靈生命的塑造,就如其中的賓路易師母(Mrs. Jessie Penn-Lewis, 1861-1927)。

從新約使徒保羅以後,十字架的信息漸被忽略,到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他在 1520 年提出一套獨特的神學,我們現今稱為十字架神學。數百年過去,十字架神學逐漸湮沒在歷史裏,直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才再被提及。

覺醒悔改與得勝生活

賓路易師母在 1861 年於英國南威爾斯出生,父親是煤礦的工程顧問,祖父是牧師。她自幼聰穎過人,但因體弱多病,不能順利接受教育,在學最長的時間不超過六個月。19歲時嫁給威廉.賓路易(William Penn-Lewis)。

她雖在牧師家庭成長,但真正明白基督救恩是在結婚年半以後。那時教會盛行傳講主再來的信息,這令她心感不安,因知道自己未預備好!有一天,她隨手翻開聖經,看到「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五十三6)和「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約三16),她自問:「我是否已將罪孽歸到神的羔羊身上?」尋問中,她才醒覺神的話已清楚說明,只要相信,就可得救。於是她向神說:「主啊,我信。」

翌年,賓路易師母隨丈夫搬到薩塞克斯的列治文,在霍普金牧師的教會聚會。在他的教導下,她第一次得悉基督的寶血可以勝過纏累她的罪,也是第一次在人前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從此,她熱切尋求神,渴慕過得勝生活。經歷年多的信仰追求,她更立志將自己奉獻給神。

渴慕被聖靈充滿

兩年後,女青年會在列治文成立分會,賓路易師母在當中的查經班有美好的服侍,其時也閱讀了慕安德烈的《基督的靈》,開拓了她的屬靈生命。那時她正經歷病魔煎熬,也覺察在服侍上缺乏聖靈的能力。她雖然努力事奉,亦有點成效,但她知道這一點努力都是出於躲藏在她背後的「己」。

她繼續尋求屬靈生命的進深。三年後,她碰到中國內地會的蘇爾托(H. E. Soltau)。蘇姊妹對她說:「你引以為傲的女青年會服侍是銅牆鐵壁,這個『己』要被破碎。」後來,她祈禱說:「神啊,求祢將五旬節作在彼得身上的作在我身上。」

神用三條問題回答她。神問:「如果我答應你,你甘於被人嫌棄嗎?」神繼續問:「你為甚麼渴望被聖靈充滿?」神最後問:「你是否願意單憑信心,在沒有奇妙的經歷下完全依靠我的話而行?」

她掙扎着問神:「芬尼和馬漢(神重用的人)不都是有特別的經歷嗎?若不,我怎曉得是聖靈的能力?」神便用微小的聲音回答她:「你是否願意單單信我的話而行,不求甚麼奇妙的經歷?」她續說自己曾在祂面前降服、奉獻和服侍。神回應說:「我承認這一切都是你為我作的,但這些都是出於你的『己』。」此刻,她順服下來,懇求基督寶血潔淨。神用四個字結束這場爭論:「釘十字架。」

她開始明白甚麼是「舊人和祂同釘十字架」(參羅六6),甚麼是「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參加二19)。她也開始了解神的靈在她身上動工,是先藉十字架領她到聖靈裏,又藉聖靈領她回到十字架,就是「己」必須被釘在十字架上,不然基督的靈就不在她裏面。她領悟到神只會將能力賜給願意釘十字架的人。

十字架是一切的中心

隨後幾年,神帶領賓路易師母與基督的死有更深的聯合,她的異象愈見清晰,省察到各各他的十字架是一切的中心,能滿足神兒女的各種需要。

她在37 歲時往蘇格蘭愛丁堡參加聚會,住在摩飛牧師(Rev. W. D. Moffat)家中,並得到鼓勵,定意傳揚十字架的信息。她回憶說:「我從牧師口中首次清楚我當忠於神所託付的十字架信息,就是傳揚十字架的更深經歷。我仰望神指示我一條路,叫我除了講十字架,不講別的……我看出一切屬靈生命的根基乃是各各他的十字架,所有屬靈真理都是由十字架出來。」

1927 年 8 月,她患上心臟衰竭和肺炎,身體變得虛弱。60 歲時,神呼召她回到主的身邊。

傳揚主的十字架

離世前四年,國內有剛信主的弟兄寄信給賓路易師母。事緣弟兄信主後,熱心追求,他從西教士處得知她傳講的十字架信息,便想更多了解。她沒有看輕弟兄的要求,給他寄上兩本有關十字架的著作。這位弟兄不單學習,也傳十字架信息,且在國內那宗教逼迫黑暗的歲月經歷十字架的大能。

數十年飛快過去,年前國內教會被強拆十字架,有牧者反思說:「這是神對教會的磨鍊,我們要祈禱認罪。」更說教會屋頂上的十字架比不上信徒頭頂上的十字架;前者拆了就看不到,後者只要信徒有主的生命見證,走到哪裏,那裏就有十字架。它是受苦的記號。

聽到牧者的反思,賓路易師母會感到欣慰嗎?百多年前她傳講的十字架信息逐漸在家鄉被遺忘,竟仍有屬神的子民在異鄉默默堅守着。

(作者是位廣閱中外宣教士傳記,以展現這些神僕人美好生命來祝福信徒的牧者。)

 

參考資料:

  1. 葛蕾得著。鍾越娜譯。《得勝者——賓路易師母回憶錄》。二版。美國:活泉,1992。
  2. 江守道編譯。陳福中增訂。《賓路易師母小傳》。再版。香港:基督徒,2001。

本文章原刊載於《傳書》雙月刊總182期(2023年4月號)

在教會迷思中探求出路

CP161_image_16

文/胡保羅

執筆時,香港因「反修例」事件引發的大規模遊行示威已進入第三個月。

期間不同的基督教宗派、教牧和信徒群體都有表達他們的擔憂、祈願和立場;更有教牧進入「現場」,與示威者同行。

教會面對香港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爭運動,有著不同的看法、疑慮;弟兄姊妹相處時彷彿有股無形張力,要不彼此忌諱,要不各持己見!這或因大家對教會在「政治參與」和「彼此合一」的理解上,存著迷思,需要更多探問求索,找出跨越困局的一步。

 

政治參與的迷思

有關教會應否參與政治,似離不開保羅提出要順服在上掌權的討論(參羅十三1-7)。於是,教會在尊重政府的原則下,往往不輕易發表意見。

 

然而,保羅提出的順服,是否出於當代的考慮,為順服聖靈推展福音,而不與政權糾纏?

 

同樣,在教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有宗派嚴守與政府保持距離,即政教分離。這是基於改教時羅馬天主教教廷與政府的關係過於密切,其時對重浸派的清洗尤烈,故要強調教會不應控制政府,而政府亦應拒絕控制教會。

 

因此,若我們對教會歷史背境不求甚解,會否陷入硬將歷史現實說成真理教條的謬誤中呢?教會作為世界的光,面對社會的黑暗,該有怎樣的信仰回應?基督徒在社會中的召命,是否只有追求內在生命成長和傳講「指定內容」的福音呢?

 

彼此合一的迷思

政府施政不靖,政治制度崩壞,直接影響社會民生,也影響社區裡的教會。信徒對政府和政治民生也各有不同看法,使得教牧們都小心翼翼回答信徒提問,不願弟兄姊妹間出現分裂;有些弟兄姊妹則害怕站錯了邊、選錯了神學立場,而選擇模棱兩可。分黨以致相爭,從初期教會到現在,一直纏累神家的合一。保羅語重心長勸勉說:「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林前一10)如何實踐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貫穿聖經上文下理,「一心一意」該定焦在誰的心意上?「彼此相合」需要一定的原則嗎?

 

神在舊約以雲柱、火柱彰顯祂的同在,新約有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臨在,都是神主動讓人能明白祂的心意、與屬祂的子民同行。

 

「一心一意」是要用時間熬出來的,我們除了祈禱,也需要以聆聽、傾談、瞭解、關心,與對方同行。意見有異、領受不同均屬平常,彼此理解、尊重,竭力持守基督的心意,不昏昧於為「維持關係」而犧牲信仰真理,是否更能互相省察,真正走在尋索彼此相合的路上?

 

當大家為香港近日的紛亂懇切祈禱時,筆者建議可以多行第二哩路:

到不同的地區觀察,並與年輕人交談,了解他們的心境與訴求。

相信這樣,我們更能體會與主相合的心。

主耶穌曾說:「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七8

ccmFB_CP161_20191101

 

 

慕道班實錄(二):豈是國王的新衣?

CP156000872dpi

文/孫基立

在慕道班,我發現許多同類問題的討論,跟在神學院是完全不同的。在神學院,常會就一個細節問題集中研究,引經據典,以提出自己獨特看法。但在慕道班,牧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神學知識,了解一些複雜問題的不同看法,且要理解問題的主次之分:

哪些是需堅持的基本真理,如神是三位一體、耶穌的身分等;哪些只是各教會不同的傳統和實踐,可彼此啟發借鑒,如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間一些神學分歧,天主教的靈修深度和實踐(如教堂裡獨自默禱)、神職人員深厚的神學教育和修養等都是有益的啟發

同時基督教中對教會權威的尊敬但不盲從的傳統、信徒和神職人員間「信徒皆祭司」的平等關係則是很好的信仰反思。

 

擁抱誠實需付代價

慕道班中不少人博古通今,知道教會在歷史上曾犯許多錯誤,對今日教會的一些做法亦有疑惑、反感,故提出非常具挑戰性的問題,如歷史上的宗教戰爭。

我發現好的牧者從不迴避矛盾、顧左右而言他、或試圖給一個既權宜又誰都不得罪但又沒實質內容的答案。他會直面這些事實存在的矛盾,不粉飾教會在歷史上曾犯的錯誤,肯定對方說得正確的地方,同時指出分歧的本質在哪裡?以往的錯誤對今日教會有何警示作用?對於教會(包括他自己所在教會)今日的缺陷,也不文過飾非。

 

基督徒都有愛教會的心,但是如果為了保護教會而犧牲誠實公正的尺規,這種「愛」將會淪為摧毀的力量,而許多美好的福音事業也因為這樣的「好心」而引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教會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在注重人際關係和喜歡和諧的中國人團體中,誠實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荷蘭學者鮑伯.高德士活(Bob Goudzwaard)在其著作《時代的偶像》一書第八章指出:「要遵行基督徒盼望的生活是要付上很大的代價,首先要犧牲名譽,其次是政黨或教會,再其次是社會,最後是生命,但假若我們要回應神放在我們心裡的盼望,我們就必須冒險走出第一步,此外別無選擇。

 

對己待人誠實謙卑

在這些討論中,我常常想起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衣」中那個高呼「皇帝沒有穿衣服」的小孩子,他大聲地、勇敢地說出一個顯而易見,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出口的真實情況。

在宗教改革期間,一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神父馬丁路德,在天主教出現許多嚴重問題的時候,也單純地憑著自己的良心,大聲地說出真理。他在沃姆斯特國會上對世俗和教會的權威人士面前,發表了一次著名的講話,

 

了解天主教金字塔式行政架構的人都會明白,

他當時承受的是多麼大的壓力。

 

但馬丁路德在這次講話中拒絕收回他的言論和書籍,並堅定地宣稱:「我坦率地承認,我使用了過於激烈的言辭,這也許與傳教士的職業不相一致,我並不是一個聖徒……但是我不能夠、也不願意收回我說過的任何一句話……因為基督徒是不能說違心之言的。

 

馬丁路德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他的靈魂也投射在今日所有的基督徒身上。

 

對於帶領的牧師來說,誠實謙卑地對待自己,也對慕道者有言傳身教的作用。有一次帶領的牧師發現自己引用舊約列王紀的一處地名出了錯,其實不少人或覺這個錯無傷大雅,但他於跟著的聚會馬上告訴大家他上次弄錯了,我非常欣賞這種態度。

 

這讓我後來有一些思考:上帝在聖經中一再教導人要承認自己有罪,並非使用中國古代法家提倡的嚴刑苛律,逼人在自己面前低頭,而是在教導我們一種誠實面對自己的態度。人類是上帝最愛的造物,但我們只有學會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之處,才能和上帝建立一種真誠的交流,一種沒有恐懼的彼此信任感。

 

在創世記中,亞當和夏娃想掩飾自己的錯處時,他們和上帝之間的純真關係就消失了。他們在伊甸園中躲起來,不敢面對上帝(參創三8-13),而耶穌的到來就是為了修復這種神人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讓我們能夠重新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以兒女的身分面對上帝。

 

愛真理過於愛一切

在慕道班中的爭論有時確會非常激烈,這讓我想起一位朋友的故事:他的父親曾教他拳擊,指出在拳擊比賽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讓怒火控制自己,做出違反比賽規則的事;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對手,儘管自己受到對方的攻擊。這是對體力和人格的雙重訓練。無論是辯論還是處理教會內部許多複雜的人事糾紛,其實都可沿用這原則。每一個人無論是愛自己,愛別人,還是愛教會,都不能超越愛真理,對己對人都應採取正直誠實和公正的態度。

 

而我們對待真理,也應該抱持一種類似孩童的天真,

 

不拘禮於各種人情世故和各種利益關係的考量,真誠尋求,提出疑問,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當心中有真實的感動時,

坦率地承認自己被福音征服,

願意成為基督的追隨者。

ccmFB_CP156_20190222

 

 

滋養書薦:《轉捩點——基督教會歷史里程碑》

ccmfb_cp156_20190109

整理/編輯室

 

我們都聽過長輩苦口婆心的教導吧:「要生性做人喔!」「做人」是甚麼一回事?如何做才算「生性」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雷競業曾說:「歷史的精粹是人的抉擇;人的欲望、能力、時機;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和鬥爭所編織的傳奇故事。」,

 

「好的歷史書能擴闊人的心靈和視野,讓我們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學習人情世故,幫助我們成為更成熟的人;學習歷史,也是學習做人的過程。」

 

原來,讀歷史與做人有如此密切關係!

 

那麼,讀教會歷史會否啟迪我們對「生性」的理解,更明白創造主對人的心意,而能「做好一個生性的人」?

 

然而,讀歷史如專治失眠的特效藥,要怎麼化解呢?

 

《轉捩點》的作者歷史學家樂馬可從浩如煙海,錯綜複雜的教會歷史中選取了十二關鍵時刻,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框架,幫助讀者進入其中,發掘埋藏了的寶藏。

 

基督徒在共產黨鐵腕下所呈現生命力的故事,若能更詳盡的揭示於,那必定是一段驚天地、鬼神的歷史。它必定會包括波蘭天主教徒的堅毅,蘇俄東正教徒強勁的活力,及羅馬尼亞、烏克蘭及俄國浸信會會友在傷痛與流血中仍能屹立不倒的見證。

 

索忍尼辛在他所寫有關他朋友司林的故事裡,其實已暗示了基督徒如何在共黨的壓迫下活了下來,其動力所在如何成為基督教歷史的轉捩點。

 

司林:「我不會把謊言放進孩子的腦海!我會把神的真理和在聖靈裡的生活告訴他們。」

 

索忍尼辛:「可是,你教完第一課,他們就會把你抓走。」

 

司林低下頭來,安靜地答道:「那就抓去好了。」

coveri001

樂馬可著。邱清萍譯。《轉捩點——基督教會歷史里程碑》。美國:美國中信出版社,2002。

 

我要讀「教會歷史」……

文/村長

去年,筆者教會發生肢體轉投異端事件,惜教會驚覺那刻為時已晚。事件中,筆者數度接觸該肢體,期望挽回。然而,每次見面,該肢體對異端的「聖經」竟愈來愈熟悉,更將基督教的教義重新演繹:三位一體、耶穌的神人二性、耶穌是唯一救主等等都來個「簡化轉換版」。 繼續閱讀

從前現在

封面故事文稿:編輯室
攝影:Nic、@veryfirsttime

座落在新界圍村、小島、獅子山下的城寨、港島早期發展地段的灣仔,被不同類型社群包圍,走過半百,甚至一個世紀,歷史悠久的香港教會,他們昔日怎樣與區內居民交流,走入其中,接觸鄰舍,傳揚基督?讓我們藉這四間堂會,窺探香港教會發展史一隅。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今天,香港有逾千間教會肩負福音使命。如何與信徒共建教會,讓教會成為社區燈臺?或許,先賢的足跡可給我們一點啟發;也可能是由「你」開始關心教會的成長而開展。 繼續閱讀

承傳.更新 百年崇謙堂

文/編輯室
攝影/Nic、@veryfirsttime

位於新界粉嶺、自1905年立堂,橫渡百年歷史波濤至今的崇謙堂,是饒富特色的鄉間教會:被「五圍六村」偶像崇拜熾熱氣氛包圍下,在客家圍村中罕見有教堂無祠堂,更是新界少數擁專用墳場的教會;既承載客家文化,又有基督信仰價值觀貫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