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雅
近年網上流行一句「有圖有真相」,目的是挑戰那些隨口胡謅式的言論。今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公布的賽果,卻出現了非常具爭議性的攝影獎項,事件引發業界思考:攝影師提供的相片,在現今日新月異的虛擬世界中,科技對呈現真實世界的事物有甚麼影響?身為一般觀賞者的普羅大眾甚至信徒,面對虛擬世界資訊的思考和辨別,是不能迴避的課題。
挪威攝影師喬納森.班迪克森(Jonas Bendiksen)憑創作《The Book of Veles》奪得今年獎項。他花一年時間在家中電腦工作,精妙運用電腦合成影像的技術,創作出不同的虛構影像,甚至以人工智能的文字產生器,生成一篇全新的五千字文章,可以說整體影像和文字內容,都是虛構而來的創作成品。
虛擬照提出的挑戰
從事紀實攝影二十多年的班迪克森,年輕時開始在世界具影響力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實習。該公司成立於 1947 年,當時是為了忠實呈現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影像紀實而組成,其知名度源自那些經典和重要的紀實攝影作品。過去獲得卓越新聞攝影獎的得主,許多都是馬格蘭的成員。班迪克森這次創作的《The Book of Veles》,目的是希望普羅大眾能防範假新聞的來襲,以及嘗試提高新聞行業內的警覺性。在班迪克森的朋友圈內不乏專業攝影師,雖然他在相片中放入了跟影像背景不符的荒謬物件,如在樹林中散步的北極熊,卻一直沒有業者看出當中微細的端倪。這令他相當震驚,最後透過自己的渠道發表作品,並說出相片製作的真相,以防被一般媒體和讀者流傳和誤用。
藉着虛擬相片的項目,紀實攝影師向世界發出警告,人造資訊和虛假訊息的科技正在如何被人利用。為何網絡全球化的世界,可以出現對事實呈相反表達的訊息?羣眾對國際事件的判斷,隨着閱讀而各走兩端?俄羅斯烏克蘭戰事仍在持續,各地民眾流傳的戰況短片,能直接被確認為新聞紀實嗎?原來,構成虛擬世界的科技早被用作建立戰爭輿論力量的工具。
羣體中活出真信仰
資訊戰爭沒有因為經濟全球化的退場而停頓下來。我們有否警覺網絡和資訊科技的發展已到了被利用作欺瞞或誤導世人的年代嗎?信徒有否刻意為自己留下更多安靜思考及謹慎辨識的空間,為這個混亂的世界禱告呢?信徒需要彼此提醒,堅固對上主掌管萬事的信心,也不單純依賴網絡溝通來建立關係。信徒在世界裏保存真實的羣體生活,活出基督價值的信望愛,才可傳遞完整和有生命力的福音。
本文原刊載於《傳書》總177期(2022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