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憐憫」

love-699480_1280

文/編輯室

舊約的憐憫
在舊約聖經裡,表達「憐憫」的字有三個:

第一個字是Hesed,意思是「忠誠」;出現共約二百五十次。英王欽定本譯作"mercy";和合本譯作「慈愛」、「恩」、「仁慈」、「恩典」等;意思是神的忠誠並不計較人的得失過犯,且堅定信守祂與人訂立的盟約,而祂的忠誠也自然轉化成祂的憐憫。

第二個字是Hanan,意思是"gracious"。英王欽定本譯為"have mercy upon"(施憐憫),"merciful"(有憐憫);和合本主要譯作「憐恤」、「憐憫」、「施恩」等;意思是神對人寬宏的厚愛,這愛是人完全不配得的。

第三個字是Raham,意思是「母腹」;是以賽亞先知描述神像一位母親腹中懷著兒子〔參賽四十九15,(《呂振中譯本》的翻譯是:「婦人哪能忘記她嗍奶的孩子,而不憐憫她親腹生的兒子呢?」)〕英王欽定本譯作"having mercy"(有憐憫),"having compassion"(有憐恤);和合本同樣譯作「憐憫」、「憐恤」。Raham也有個眾數的字rahamin,譯作"tender mercies";和合本譯作「慈悲憐憫」。這個字是形容有位格的神是有情感、充滿憐憫和憐恤的。

新約的憐憫
「憐憫」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大多以希臘文Charis(恩典)這個字來表達;意思是向有需要或無助者表示同情,其核心意義是赦免一個犯罪的人,不計較他的過犯。「憐憫」的動詞意思是「心腸肺腑受到感動」。以色列人認為心腸肺腑是情感的中心,是憐憫的源頭。在神的「憐憫」裡,不僅僅是吩咐祂的子民憐憫那些窮苦的、貧困的、以及孤兒寡婦;最大的憐憫,是神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為罪人預備救恩,把世人從無助無望中救拔出來。主耶穌面對顛沛流離的人時,也常常流露祂的憐憫和慈心(參太九36,十四14,二十34)。

道成肉身的憐憫
在路加福音中浪子的比喻裡,小兒子因自己的放縱終至窮途末路,困境的煎熬使他看到自己的罪,也承認自己的罪,更決心回家。在家等候的是一顆慈心,一顆不計較小兒子所犯的過錯,願意赦免的心(參路十五11-24)。父親這顆慈心裡面盛載的,是神無盡的恩典(Charis)。父親吩咐僕人拿袍子、戒指和鞋子來給小兒子穿上,重新恢復他的身分和權利。父親對小兒子是忠誠的(Hesed),他從沒想過要斷絕父子關係;父親對兒子是慈悲憐恤的(Rahamin),他這樣形容回頭的兒子:「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路十五24)父親對兒子滿有憐憫,縱然兒子不配得,仍然施予憐憫(Hanan)和寬恕,讓他恢復兒子的身分。

神的「憐憫」,藉道成肉身的耶穌來到我們中間,也藉著耶穌的教導,豐富我們對「憐憫」的認識。

參考資料:
1. 天道書樓編。《聖經新辭典》。香港:天道,1993。
2. 福音證主協會編。《證主聖經百科全書》。香港:證主,1995。

按此閱讀更多有關「憐憫」的文章】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