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避現實的靈性

文/黃秀婷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體驗自己靈性生命的狀況?」一位青年人在問,我想了一下,回答說:「或者在你感到煩躁不安時,就是最佳檢視個人靈性堅韌程度的瞬間。」

或許如此情景並不陌生:「面對難以解決的家庭張力、職場生活、甚至是社會事務的種種擾嚷和爭鬧時,怎能親近神呢?最好是返團契得著關心或學效耶穌退到安靜地方禱告,讓心靈從紛擾中釋放。」部分信徒確是遇困難即後退,從人或神身上尋求心靈慰藉,冀求回復平穩生活。

對靈性的誤解

彷彿我們心裡潛藏一種誤解:「靈性」僅屬生命內在層面,不自覺地跟外在生活分割。惟我們不要被自我感覺良好的安穩欺騙了,耶穌不就是一直在驚濤駭浪中服侍嗎?

「靈性」被局限於內在生命的範疇有跡可尋。近年學習靈修和禱告的課程或認識不同教會傳統的靈操方法等,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但我們亦受著心理學興起的影響,令教會轉以心靈療癒為主導的內在靈性培育模式,忽略了信徒靈性生命也須向外展示,讓世界看見榮耀主的那一面。

回應召命的靈性

當世人從信徒身上看見主,那必定是自然流露的靈性生命,因為刻意的展示,世界立即會認出那是虛偽的道德假象。靈命「是指一個人因相信耶穌基督而有的新生命、在基督裡的復活生命,是藉聖靈使人更新與變化,得以蛻變成長而肖似基督,並在個人和群體的生活、服侍與工作中,積極活出在基督裡的召命。」

這靈既是由神賜下,人是沒法自我裝扮。這靈也不是人心求平安的救命丹,卻是神給予信徒群體的召命。回應召命的靈性,叫我們不能逃避現實生活,即使在家庭、職場、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中,都會面對謊言和偏見。

個人與公共不分割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祂,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祂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祂的聲音……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祂的名。」(太十二17-21)

信徒面對紛亂的社會,要學效耶穌退下來向神禱告,但目標非只為己心安寧,而是要回到吵鬧的百姓中見證神。改變社會的行動,必須源自深刻的靈性生命、與神獨處的時間;尋求的不是僅為自己的生活,而是專注個人靈性與社會生活結合;觸及的不只是個人的神祕經驗,而是公共的、社會的人性需要。所有關乎尋求公義與和平的委身服侍,都是由神的靈帶領和更新。

註:伍潘怡蓉:〈從默觀與行動看今日社運〉。
 

(作者是宣道會北角堂社關事工科義務傳道、「公理匯研」執行委員)

詩篇巡禮三:主是唯一指望(詩三十九)

CP1620008

這段日子,只要討論到香港的政治問題,社會撕裂、家庭及朋友關係破裂,教會內不同意見的弟兄姊妹未能好好對話,這些情況屢見不鮮。詩篇三十九篇中詩人所經歷的,也許有助我們在表達立場、或有所行動前,先預備好必須有的心態。

避免在言語上犯罪

詩人一開首就這樣說:
我曾說:
「我要謹慎我的言行,
免得我舌頭犯罪。
惡人在我面前的時候,
我要用嚼環勒住我的口。」(1 節)

詩人面對惡人時,緊記不讓自己在言語上犯罪。「我要用嚼環勒住我的口」就像用套套籠動物的口,不讓牠發聲。詩人極力壓抑自己想發聲的衝動,害怕一張口就會在言語上犯罪。人的確在憤怒時很容易控制不了辱罵對方,甚至將對方非人化,斥為「曱甴」、「狗」,更甚者咒詛對方全家,這些都是在言語上犯罪。所以詩人接著說:

我默然無聲,
連好話也不出口,(2a 節)

心中不快不能宣洩,自然情緒不佳,見惡人而不出惡言已是難得,好話說不出口也屬正常。然而,情況持續下去,終會出事。近期的社會情況,就讓一些平日內向,不善表達,亦不敢參與街頭行動的年輕人情緒崩潰,要見精神科醫生。沒嚴重至此的,也可能像詩人一樣:

我的愁苦就發動了。
我的心在我裡面發熱。
我默想的時候,火就燒起,
我便用舌頭說話:(2b- 3 節)

詩人終於忍不住,「我的愁苦就發動了」,《新譯本》譯作「我的痛苦就更加劇烈」,意思更加清楚。「我的心在我裡面發熱」很明顯不是說熱心大發,而是「怒火中燒」。「我默想的時候」中的「默想」原意是低沉的聲音,《和合本》及許多其他譯本理解為:人在思考時自言自語的樣子,故譯作「默想」,但這裡可能指詩人怒火中燒,按捺不住口中嘰哩咕嚕。

詩人忍不住要發聲,對象卻不是那些惡人,而是

耶和華啊!(4a 節)

內容也不是那些惡人,而是他自己:

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
我的壽數幾何,
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4b-d 節)

認清人生有限

詩人一開始就求神讓他體會自己生命短暫。詩人不是不明白,而是求神不要讓他停留在知識層面,要能深切體會。生命短暫與他面對惡人有甚麼關係?

相信詩人渴望深刻認識到:許多事情不是他可以解決的,有些甚至在他離世之前都未能解決。所以他在第 6 節說:

世人行動實係幻影。
他們忙亂,真是枉然;
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

最後一句的「積蓄財寶」原文沒有「財寶」一詞,句子是「積蓄不知誰來收取」。人可以積蓄權力,甚至今日所說的自由、民主。詩人體會:人忙亂地行動,難有實質果效,即使有短暫效果,自己可以力保不失,卻會被後來的人一鋪清袋。不同國家在歷史發展上都有實例,就如革命推翻一個獨裁者,換來的是另一個獨裁者。

詩人不是甚麼也不做,而是明白到自己不是救世者,亦做不了救世者。如此,就算見不到即時果效,又遇到挫折時,我們也毋須灰心無奈,甚至以言語、行動等暴力,來發洩心中悲憤。

認清人皆有罪

此外,詩人也希望自己能體會每一個人都是罪人。

祢因人的罪惡懲罰他的時候,
叫他的笑容消滅,如衣被蟲所咬。
世人真是虛幻!(11 節)

人人都要面對神的審判,這固然是一個提醒。我們不是審判官,就算人間的法官也不是終極的審判者,只有神是。神會在歷史裡和最後的審判中,審判世人。但更重要的是,詩人體會到自己也是罪人:

求祢救我脫離一切的過犯,(8 節)
求祢把祢的責罰從我身上免去;
因祢手的責打,我便消滅。(10 節)

詩人明白自己也要面對神的審判。在指摘他人之前,也須自省:我在這事上有甚麼責任?我有否偏見?在指摘警方暴力之前,也要自問為何不同時指摘示威者的暴力?在指摘他人支持暴力、破壞社會安寧之前,要自省是否真如對方所指,是既得利益者,只想舒舒服服過自己的生活,香港一有動盪,就想著移民他方,完全不去安靜思想神有否交付使命?

認清唯一盼望

最後,詩人最大的體會是:面對惡人,最終的盼望不在自己,只在乎神。

主啊,如今我等甚麼呢?
我的指望在乎祢!(7 節)

詩人要讓自己安靜地觀看神的作為: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祢,
我就默然不語。(9 節)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祢」原意是:「祢就是那位工作的」。是屬乎神在歷史上的工作,才能永存。詩人在回應惡人前,第一件事是來到神面前向祂傾心吐意,這並不是「唔使做嘢」,因為來到神面前是一切行動的基礎,亦是最重要的行動。

(作者是播道神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近著有《帖撒羅尼迦後書:持守作工,候主再臨》。)

神是我們的希望

CP1620006

文/劉文亮

由年頭開始,我就開始了「速讀聖經」計劃,由舊約到新約從頭到尾閱讀,一次、兩次、三次……總的是「來到水邊」飲水,以神的話為糧,以更多的時間親近主,讓我更有心力!

感謝神讓我開始了這種添加「心力」的靈性操練,這一年很不簡單,當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出現,我們就更明白甚麼是「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弗六10)否則早被患難打垮。

人得心力源於又真又活的神,與神相聯又源於「聖經」,我們有了「主就在身邊」的意識,就可多了清醒的心分辨這世代;同時,比較醒覺的我就能靠主所賜的希望而活。

 

神願意賜希望

面對這時代,我們需要希望——「願賜盼望的神,因你們的信把各樣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十五13,《和修版》)

神願意賜予希望給那面臨絕望的人,而且還要賜予他「大有希望」,關鍵在「因你們的信」,羅馬書的受眾是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患難、困苦、迫害、飢餓、赤身露體、危險、刀劍」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因著信得享「各樣的喜樂平安」,活出有力的信仰!

無疑,當這世界惡人惡事充斥四周,我們或會想:「要重建希望,除非把惡人除盡!」這大半年,我們在各種「是非對錯」中周旋,我體會到「從黑暗回復到光明」是屬於神的事,所以將惡人交給神吧!

 

我們卻必須「保全」主所賜下純一「不行惡、不傷人、不報復、只有祝福」的基督生命。

 

以善勝惡的人活得開心愉快;但以暴易暴的人卻與神愈離愈遠!

朋友,讓我們靠主保住善良的內心,有主同在就迎接喜樂平安,保羅用了「各樣」兩字形容這大能;神藉聖靈賜予的希望帶來:歡欣、愉快、樂觀、恩典、樂趣、幸福……無憂、保護、安穩、無懼、放心、耐性……

 

堅持以善勝惡

再禱告深一點,神叫人無懼患難:「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的愛,已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3-5,《和修版》)

保羅其實將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放在我們面前:以主的愛向前行還是以憤怨前行。若以神的愛面對患難,就一步步進入忍耐、老練、盼望……一直與神同行得勝罪惡!但若選擇了恨,將會遇上患難生苦毒、苦毒生怨恨、怨恨生忿怒、忿怒生報復、報復生罪惡……

 

主耶穌為我們流血捨身的大愛就被我們辜負了!

 

神是我們的希望,讓我們重拾心靈的焦點對準神!

ccmFB_CP162_20200110

 

 

天庭出任務

ccmFB_CP162_20191212

文/程亦君

 

第一章

 

敖者拒的

 

我是一位天使,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參與了一個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任務,並為一場偉大的奇跡作見證。

 

濃密的雲之上,在閃耀著金色光芒的天庭,我們歡唱,將至誠的敬拜獻給那坐在寶座上的大君王:

 

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祢的榮光遍滿全地!祢是昔在、今在、永在的上主!…

 

一個宏亮的號角聲響起,打斷我們的歌唱,我們立刻肅靜聆聽,因為上主要發出的言語。

 

「加百列,時候到了! 你去傳信息吧!」

 

加百列用兩翅膀遮住他的臉,在上主的寶座前畢恭畢敬問:「主啊,祢真的要這樣做?祢情願將自己的榮耀隱藏、降卑成為有限肉體之人嗎?這樣世人能辨認出祢是他們的彌賽亞嗎?這樣做豈不是太冒險?這個信息有誰會信呢?」

 

上主立刻從寶座上發出溫柔又慈祥的光芒,安慰加百列說:

 

「只有這個方法才能解決人類的困境,才能真正的拯救他們!如果是那些真正渴望得到拯救的人,就會認出是我的作為;但若是那些驕傲、心眼盲目的,不管我怎樣呼喚,或顯出甚麼神跡,他們都不會信我!所以你只要照著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聽完上主這一席話後,加百列天使長帶著上主的令出發,同時也帶著幾位天使同去,而我是其中之一。

 

第二章

 

升斗小民渴求平安

 

穿越蒼,我們來到世上君王掌權的國度,看到世上的君王、臣宰紛紛圖謀利益權位,萬民也為生存搏鬥不息,在人類的土地上一直沒有真正的平安。

 

加百列開始發號施令:「首先,我們要向大衛家族的殘餘子孫宣布上主的旨意,這是在很久之前,上主對大衛應許說:他的家族與王國必永遠立。信實的上主,從不背棄祂對子民的承諾。」

 

「那為甚麼要等那麼久呢?現在,不是羅馬皇帝已經冊封以土買人希律作猶太人的王嗎?並且大衛家族的王權早已式微,大衛的子孫們也已經淪為一般求生存的升斗小民,他們還有甚麼可為的嗎?」以諾天使疑惑地問。

 

顛覆思維啟動

 

「孩子們哪!你們出個主意吧!我們怎樣告訴那位大衛家的女孩關於上主的計劃?」加百列提高聲量說。不知為何,他沒有回答以諾的問題,可能要他自己去發現答案吧。

 

「這個包在我身上!」我拍胸脯說。「馬利亞不是一般的孩子,她是個敏銳又深思熟慮的人!」

 

「可是她的未婚夫約瑟呢?如果他不能接受在馬利亞身上發生的事情,那上主的計劃恐怕就會變成世人的笑柄呢!」以諾擔心地說,「任何一個世間的男人都很難接受自己的妻子未婚懷孕吧!」

 

第三章

 

謙卑虔敬得主恩福

 

在加利的窮鄉僻壤,一個叫做拿撒勒的小村莊,大衛家族的後代,最年輕的馬利亞正在屋裡梳理手中的紡線,她熟練的動作展現了獨當一面的資質。這時,太陽公公熱情地協助我們,用大量的金色光芒來修飾加百列的龐大身,使他看起來非常優雅親切,於是加百列用最動人的聲音向馬利亞開啟神:「馬利亞,不要怕!你在上主面前已經蒙恩了!」

 

我們這幾個小跟班,也用美妙的歌聲附和,強調著加百列所傳的神:「馬利亞,不要怕!你在上主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要給起名叫耶穌。將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祂祖先大衛的王位給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的國沒有窮盡!」

 

「是我嗎?我還未出嫁,怎麼可能有孩子?況且崇高偉大的神怎肯屈尊從我卑微的肚腹中降世為人?」年輕的馬利亞驚訝莫名,完全難以置信。

 

透析歷史啟示新知

 

加百列很能體會馬利亞的質疑,但也向她發出挑戰:「回想一下你們祖先的經歷吧!比如他們如何被上主拯救離開埃及的奴役生活、紅海的水如何在他們面前分開,以及在曠野漂流的日子,上主如何從天降下糧食。那麼多的奇妙偉大事跡,你認為哪件事是容易的?」

 

「這個…我需要想一想…」馬利亞很認真地在思考加百列所說的話。

 

「馬利亞,在萬人中你是蒙大恩的女子!」我們幾個天使也用最動人的聲音鼓勵馬利亞。

 

「但是…我已經與約瑟訂婚了!」馬利亞臉上浮出一種難色。

 

加百列完全了解馬利亞的為難,他溫和地說:「不要擔心!我也會去向約瑟說明上主的旨意。」

 

馬利亞又用驚訝的神情看著加百列。加百列緊接著宣布一件大事:「其實並不是你獨自一人承擔這個任務,再告訴你一件喜訊,你那年老的親戚以利沙伯不是向來不能生育嗎?現在,上主已經除去她在人間的羞恥,她已經懷孕六個月了,並且是男胎,因為出於上主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著能力的!以利沙伯與她的丈夫撒利亞,將要為他們的孩子取名叫約翰,因為他們的孩子將來要行在主的面前,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你現在可以去向以利沙伯求證這件事!」

 

聽到加百列的這一番話,馬利亞驚奇地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兒,她有所領悟的說:「嗯…如果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主,也是創造我子宮的神,那麼的確是無所不能!」接著,從她小小的身軀發出一個足以震撼大地的聲音:「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祢的話實現在我身上!」

 

我們幾個天使立即發出對上主的讚美聲,那一刻馬利亞回應上主旨意的那種熱情、真摯,也令我們難忘,以諾天使領悟到:「原來上主是在尋找大衛家虔誠的後裔來完成的應許呢!」

 

接下來,我們繼續穿梭在人類的時空中,還有幾件大事要忙哩

 

第四章

 

成就神須具信心

 

透過我們天使的工作,羅馬皇帝凱撒奧古斯都發出一個命令,要通國人民回本鄉本族報名上冊。我們的這工作,是要讓上主從前藉眾先知口中所傳的彌賽亞誕生之地的預言可以應驗。

 

馬利亞的未婚夫約瑟,在收到政府的命令後,決定帶著身孕已重的妻子回到他們宗族祖鄉的大衛之城伯利恆,報名上冊。約瑟是個義人,當他知道馬利亞竟然懷了身孕,正想要暗暗地休了她時,加百列在約瑟的夢中顯現,向他傳報上主的信息:「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起名叫耶穌,因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上主藉著先知所說的話:『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的名為以馬內利。』」約瑟從夢中清醒後,不以為那只是個夢,卻立即誠心領受神,接受他的人生使命。

 

徬徨暗夜佳音降臨

 

馬利亞摸著肚子,痛苦地喊叫:「孩子就快出來了!」

 

但是這一對大衛子孫的處境卻非常尷尬,他們在自己宗族祖鄉之城,竟然找不到一個容身之處!因為伯利恆小城的所有客棧都爆滿了。而其實,這也是出於上主旨意的運作。雖然看見約瑟因為找不到住處而急得不知所措,我們愛莫能助,只能在旁邊為他們加油打氣。

 

「孩子就快出來了!」馬利亞繼續痛苦的喊叫。

 

就在這關鍵時刻,有一位客棧主人願意騰出他的馬房,接待約瑟與馬利亞入住,約瑟與馬利亞喜出望外,因為即將出生的孩子終於有個可安頓的地方。約瑟趕緊清理一個馬槽箱,客棧主人也幫忙放上乾淨、厚實的牧草,暫時作為孩子出生時的小床。

 

這時,我趕緊飛去伯利恆的郊外,向一群忠心可靠的牧羊人報好消息,他們因為一輩子從未看過天使而非常害怕,我安慰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躺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牧羊人們願意接受我的信息,他們立即出發尋訪孩子的誕生之地。

 

同時,以諾天使也去向幾位東方的天文學博士傳報彌賽亞將要誕生的消息,月亮與星星會引導他們的腳步來到伯利恆。因為彌賽亞的降生,不只是關於上主的選民,也是關乎萬族萬民的需要。

 

為愛受苦轉化世界

 

「哇…」馬利亞懷中的嬰兒,終於時候滿足,誕生了!我們天使應該是最驚奇的一群吧!至高神居然以人的兒子這身分,誕生在一個如此卑微的馬槽箱

 

「彌賽亞果然照著先知所說的,來到這世間!…」所有上主選擇的見證人都齊聚在馬槽邊,清楚地看見孩子的模樣,大家都充滿喜悅。這一刻,加百列吹起勝利的號角,眾天使和天軍都來聚集在星空下,歡聲高唱祝福之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所喜悅的人!」

 

任務完成,我們回到蒼之上,向上主報工作。那坐在寶座上的主,施予我們仁慈的掌聲:「好!你們做得好!」但我們仍然為的這個奇妙偉大的旨意而歡呼不已:「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所喜悅的人!」

 

雖然世人看不見我們的存在,我們眾天使也列在這偉大奇跡的見證者之中。

 

 

黃金時代定來臨

CP1620002

文/梁逸軒

 

宗教往往是戰爭的重要因由。耶穌降世之時,正值羅馬帝國在巴勒斯坦地的拉鋸戰中稍為平靜的數十年。歷代聖誕歌,多將基督降生的故事美化或神學化,成為基督誕降故事的延伸;但一些作者會將作品與時代結合,回應當代局勢。

 

兩千年來錯與謬、民與民相互爭戰

 

其中〈夜半歌聲歌〉以「榮耀歸於至高上帝,在地上平安歸予主所喜悅的人!」(參路二14)為基礎,以天使的角度去描述終末觀和未來的盼望。作品在1849 年撰寫時,正值美墨戰爭完結之日(Mexican-American War, 1846-1848);戰爭導致生靈塗炭,百廢待興。

 

詩人在第三節表達 “Two thousand years of wrong; And man, at war with man"(中文沒有譯本,直譯為「兩千年來錯與謬,民與民相互爭戰」)。

 

在紛亂之際,眾人仍聽見「天使的讚美歌聲」。

 

詩人深切盼望「當知所望黃金時代,不久便要來臨」、「黃金時代,一定來臨,先知早已說明:到時新天新地新靈,共戴和平之君」。更新的世界和嶄新的秩序(無論是世界上或永恆中)往往是基督徒在黑暗中的盼望。這首詩歌將終末觀與現世相連,承載著屬於它的一份社會責任。

 

大哉父真道,藉肉體來顯明

 

〈齊來崇拜歌〉是一首中世紀的拉丁聖詩。它表面上看似教堂敲鐘般的聚集呼召(Gathering),當中卻蘊藏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中關於基督的教導。無論「由上主的上主,光明的光明,虛心並不嫌童貞女胎中生;真主的真主,是生成非造成」,或者「大哉父真道,藉肉體來顯明」,這些明顯的教義均將整個聖誕的故事神學化,也讓我們藉著唱頌聖詩來學習教會核心信仰。

 

聖樂是上主聖道的載體,簡稱「樂以載道」。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三章14節至四章5節中說,聖經具教訓、督責之能,藉上帝完全的教導,信徒理當可以抵擋假師傅。聖樂作為載體,同樣肩負這使命和功能。在黑白不分、指鹿為馬的群體當中,基督徒要扎根磐石,不變形不走樣地以上帝的聖道作為指引,深信地上國邦縱有興衰更替,但上帝國度仍亙古永存。

 

此言權力偉大非常,遠勝世上眾君王

 

今年是《聖經和合本》及五四運動一百週年。這一百年間風起雲湧、滄海桑田,人類歷無數天災人禍,也藉眾多激烈或溫和的方式解決過無數的爭議。

 

願上主幫助我們能夠在這個似是而非、風雨飄搖的世代之中,繼續將聖詩視作真理的載具和傳承者,除抒發感情之外,也唱頌聖詩學習教義,堅固信仰;同時創作更多新的聖詩,不求萬世適用,而求適切時代所需。

 

註:引用作品均以《普天頌讚》(香港:文藝,1977 年)為準,分別為第 97 首〈夜半歌聲歌〉、第 109 首〈齊來崇拜歌〉和第 428 首〈堅固保障歌〉。

 

(作者是崇拜學博士、香港聖詩會事務發展委員會書記)

 – – – – – – –

〈夜半歌聲歌〉

詩集:普天頌讚,97

 

緬想當年時方夜半,忽來榮耀歌聲。天使屈身俯向塵寰,怡然手撥金琴:

「地上平安,人增友誼,天賜特殊奇恩。」當晚世界沉寂之中,靜聽天使歌聲。

直到如今依舊天開,天使依舊來臨,天使依舊歡奏天樂,聲徹疲乏塵瀛。

依舊欣然展開天翼,俯視愁苦群生。萬邦嘈雜,群音之上,仍聞天使歌聲。

世界萬千勞苦民眾,負擔重壓身心。人群進化難若登山,步步辛苦萬分!

當知所望黃金時代,不久便要來臨。崎嶇道上請息片時,靜聽天使歌聲。

因為歲月周行不息,世事積極前進,黃金時代一定來臨,先知早已說明。

到時新天新地新靈,共戴和平之君。普天之下齊聲酬應,今日天使歌聲。(阿們。)

 

版權屬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所有

– – – – – – –

〈齊來崇拜歌〉

詩集:普天頌讚,109

 

齊來宗主信徒,快樂又歡欣,

齊來,一齊來,大家上伯利恆;

來朝見聖嬰,天使王,已降生;

由上主的上主,光明的光明,

虛心並不嫌童貞女胎中生,

真主的真主,是生成,非造成;

天使結成樂隊,歡然同歌唱,

光明眾天軍,來高聲同讚揚;

至高的處所,榮耀歸與君王;

救主生於今晨,我眾來歡迎;

天人諸榮耀,完全歸主一身;

大哉父真,藉肉體,來顯明;

 

副歌:

齊來虔誠同崇拜,齊來虔誠同崇拜,

齊來虔誠同崇拜,主基督。(阿們。)

 

版權屬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所有

ccmFB_CP162_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