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禱日新》靈命深

WP_CP148_20180619

文/思懷

 

如其禱 (I am what I pray)

祈禱能反映信徒屬靈生命。

 

學莫便乎近其人」,要祈禱有進步須跟名師學。貝利約翰(John Baillie)的《私禱日新》1正好印證這兩點。

 

禱文內容分享

全書收錄貝利三十一天早祈晚禱共六十二篇。他對神純真,禱文不流於公式化,無矯情造作,內容廣,變化多。

 

因對神的屬性有深刻體會,對神的作為敏銳,所以禱文能以神為中心,微細如生活小節,宏觀像歷史進程,皆可盡情向神傾訴。

 

我欣賞貝利與神關係深厚,如〈第十八日晚禱〉,認罪詳盡細膩,真誠懺悔,活像向神敞開心靈每一個黑暗角落,包括虛偽、假冒為善等,何等有共鳴!第七日早禱〉以感恩的心細數恩典:大自然、生命、工作、閒暇和朋友。不用腰纏萬貫已感富有,滿足神供給的一切。禱告接著轉移焦點,求主恩待憐憫那些有需要的人。這禱告兼容神人縱線和人際橫線,足見沒「我」的禱告胸襟何等廣闊。

 

祈禱應用反思

我曾用《私禱日新》操練祈禱,效果奇佳。跟著禱文祈禱,深覺與神十分親近,沒絲毫隔閡。我享受這時刻,徐地與神契合,反映平日禱告何等匆忙。

 

  • 貝利提醒我禱告的廣度和深度,前者屬禱告內容;後者指禱告中表達與神的關係及對神的心。

 

廣度而言,經文可自然地融入禱告裡。祈禱可幾乎全篇皆經文如詩篇現代版,又像透過禱告默想經文(如〈第十八日早禱〉)。不論直接或間接引用,聖經能深化禱告:愈熟讀聖經,愈多放進禱告,禱告愈有力,更合神心意

禱告反映人對神的認識及跟的親密程度;內容可單單環繞神,注目的屬性和敏感的作為,如細緻地讚美神的〈第一日早禱〉,或詳細頌讚神的創造作為的〈第十五日早禱〉。這皆是我所缺的。

深度方面,禱告表達對神的心表面為己求,但不盡求順利,而是為能活出神旨意求。如〈第二十三日晚禱〉求能表裡如一;〈第九日早禱〉求自己的心、手、腳為神作工。另外,禱告就是聆聽神,以屬天角度看事物,從而明白神,改變和更新自己。這些都叫我反省祈禱的動機和態度。

 

禱告的學生

 

書本為我開拓禱告新領域,

私禱日新靈命深

 

WhatsApp 泛濫、Facebook 成災的今天,貝利教曉我,要生命豐盛,不用假電子產品外求,專心禱告就能置身心靈青草地,脫離都市雜音煩囂。在書本啟迪和激勵下,我更嚮往和渴慕具質素的禱告,努力認真學習祈禱,在廣度和深度求進步。

 

「神啊,在禱告中我永遠是祢的學生,求祢教導和引導我一生學習禱告,阿們!」

 

〈第一日早禱〉

 

永恆的父,心靈的主宰,容我今早醒來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思想祢;第一個願望就是崇拜祢;第一句話就是稱頌祢的名;第一個行動是跪在祢面前祈禱。

 

為了祢完全的智慧和完全的良善,

為了祢眷顧人類的慈愛,

為了祢對我永不止息的愛,

為了祢賜與我一生所享有的偉大與奇特的機會,

為了祢住在我心中的靈,

為了祢的靈所賜給我的無窮恩賜,

主啊!我讚美祢,崇拜祢。

 

然而不要叫我在早禱以後,以為這一天的崇拜就此完結,可把祢忘記,倒要求祢從這靜默的片刻發出光明、喜樂與能力、終日與我同在。

 

保守我,在思想上清潔;在言語上信實而有節制;在工作上忠實而勤勉;在自省中謙卑;在與人來往的時候,誠實仁厚;忠實於以往所存的每一個虔敬的念頭,更使我不忘記自己是天父的兒女,常存永恆的盼望。

 

主啊!祢曾在往昔的世世代代,作我列祖列宗的避難所;我今天求祢也隨時隨地,因著我的需要,作我的避難所,在黑暗與疑懼當中,作我的導師;求祢在我遭受一切靈性上的攻擊之時,作我的保障,當我遭遇試探之時,作我的力量。求祢使我的心,因著滿有祢的平安而喜樂。

 

求靠賴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第二十三日晚禱〉

 

永恆的主,求祢永恆的光輝,照遍我將要消逝的時日。聖善的主,求祢那完美公義的光輝,照遍我所行的惡道。最仁慈的主,求祢那愛的光輝,刺透我心的隱密處,勝過我內心的黑暗。

 

我的行事為人是否按照我良心所允許的?

我要求別人比自己是否有更高的行為標準?

我對鄰舍的過失是否比對自己的過失,太少寬恕?

我在獨居時不堅持道義,卻在公眾的面前堅持,是否以圖沽名釣譽?

主啊,讓我在祢面前誠實的回答這些問題。

 

我是否讓肉體的嗜慾,勝過靈性的需要?

當我對這兩者不知作甚麼才好時,我將如何決定?

我是否認為本身的利益,超過團體的利益?

當我對這兩者不知作甚麼才好時,我將如何決定?

容我在祢面前誠實的回答這些問題。

在我日常的生活裡,我是否能以勇氣來擔當艱鉅?

我在愚蒙的時候,是否存感恩的心?

我是否將人生的快樂富有多財,事業順利,或別人對我的好評?

若我與人遭逢同一境遇,我那同情別人的心,是否與自之心一樣?

主啊,容我在祢面前誠實的回答這些問題。

 

上帝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釋:

貝利約翰著,謝秉德、魏兆淇、劉開榮、張紹英譯:《私禱日新》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7

 

 

用力靜下來

CP1510572dpi

文/劉文亮

 

今天,我們要學習用力靜下來。

 

就如某些年輕人只顧打機無心向學一樣,在大人的世界,我們豈不同樣活在「不由自主」中?尤其有些傾向和習慣,好像順勢而流的水攔阻不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怎算好

 

靈修,就是與神親近的時間,是真的可改變生命,問題在我們是否肯用力去靈修。

 

全力去安息

靜,就是與心相遇的時刻,亦即尋回那顆有如小孩子的心;有了小孩子的心就有禱告,因那赤子之心能把心中的屬靈世界打開。所以主耶穌吩咐我們要回轉像小孩,天國裡的人就是這樣。

然而,這靜下來的生命操練,就像守「安息」的操練,要呆在家中任何工都不做,必須「出力」。出甚麼力?就是全力去安息!

讓我們先談一下何謂學習分辨聲音,一般是說分辨哪些是神、人或是撒但的聲音。然而,神的聲音我們聽不到,人的聲音眾說紛紜,撒但的聲音好像「不敢」現身,那還有甚麼?餘下來的,就是普通常識;

可是,最破壞生命的,就是未經聖經檢視就採用了普通常識,動不動訴諸法律、運用權威、商業考慮,於是信仰失去了影響力,因教會中人一旦按「普通常識」辦事,就是選擇了「為自己最好的益處著想」,後果自是「急功、趨利、自私、無情、現實、冷漠」!

悔不當初,大家實應同心合意禱告,直到主的心意在眾人當中出現。

  • 回來再說用力去安靜,是否有點難明——我既安靜就不須出力,我若用力何能靜?

然而就是那麼弔詭,正如寫毛筆字握筆的手指要堅實有力,但手腕卻必須放鬆靈活;靈修是生命藝術,我們努力進入安息,乃是要穿透那些「普通常識」的潮流,潛入更深處的屬靈空間。

 

安靜讓心靈蘇醒

而安靜之中的角力,正反映人性傾向本就不想靜;

我的心「用力」以主為目標,我就進入有焦點的寧靜中,這個「停留」於屬靈空間的努力,時間愈長,我們的心靈愈見蘇醒。

當然,靜靜躺在主面前,每一秒的「靜靜」都是那麼吃力,「抽刀斷水水更流」,人心藏有的意念,就是那些自私自利的「普通常識」正不斷阻擋我們來到主面前。

人意就是如此與神意相爭,只有謙卑下來,收起自己意願,迎接主耶穌的決定進入生命裡,才有改變的機會。

出力靜下來,

屬靈空間就出現,

禱告中與主相遇,

自然破除那隱藏在「普通常識」背後的撒但詭計

重新再聽到「聲音」。

就這樣,我心在出力中漸漸醒過來,看到神的國了,找到人生那些「不枉此生」的天國好東西了,踏進那正確的道路中了!

ccmFB_CP151_20180319

(作者是生命福音事工協會總幹事)

 

 

我的心靈臭不臭

我的心靈臭不臭3

文/劉文亮

一位社工到屋邨家訪,那家庭熱情招待她。然而,當她坐下不到兩分鐘,就嗅到中人欲嘔的垃圾味!戶主見狀,無奈地解釋:這樓宇住了三位垃圾戶,其中一戶更在隔鄰。若我們住在那裡,想必很受罪!然而,會否我們也是一名垃圾戶呢?

當我們的心毫不處理每天收到的東西,全藏起來,便漸漸堆成心靈垃圾戶!且某些進入內心的東西是會腐壞發臭,不經不覺,我們滋養了很多藏於黑暗的蛇蟲鼠蟻,那惡臭氣息就更不得了!

其實,若不親近神,人的生命真的相當臭!

處理心靈垃圾
心靈世界有些東西是「一級臭」的,如:不潔、淫亂、行惡、邪情私慾、沉溺罪癮、貪婪、苦毒、恨怨、驕傲、妒忌……因這些東西很臭,我們許多時都會先靠主處理;然而,那些「二級臭」的東西呢?

朋友,看看自己可有這些東西「屈」在心裡:因某事帶來的受傷感受、時不時不開心、喜歡捉人錯處然後數他一頓、經常對某人不滿、在生活小事中久不久會「我介意」、一直很討厭某一類人、很易感到別人對你不友善、容易憤怒、常覺這世界不公平、常落入負面情緒中……

朋友,你的受傷、介意與厭惡可能事出有因,且「大條道理」!然而,可以為這事與主耶穌一談嗎?我想說的是去談一下「我的心靈臭不臭」!我們若願意,在「講道理」之餘,以心靈的嗅覺聞一聞基督的馨香,再分辨自己是否有這種「二級臭」的味道。「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和美善的果子,沒有偏私,沒有虛偽。正義的果實是為促進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種出來的。」(雅三17-18,《和合本修訂版》)

當我們習慣了自己某種氣味,會失去其嗅覺,最少不會排斥;直到一天驀然醒覺,才知自己沒想像中馨香。另一方面,當我們嗅過芬芳親善的天國香氣,就開始有新的人生態度。所以,立志實踐基督徒生活的人, 就「在基督裡」領受到分辨能力,觸覺便敏銳起來。

求賜清潔的心
今天的社會, 喜歡「二級臭」,我們亦很易惹上。試找一段時間,安靜禱告,默想生活片段;當我們數算某人的「衰、蠢、錯、劣」時,在安靜中,以靈裡面「屬基督的心」索味一下,有否察覺自己有一陣臭味傳出?「這句話很臭」、「我這態度很臭」、「這做事方式很臭」……

分辨,是聖靈賜給我們過聖潔生活的屬天禮物,當我們分出甚麼是惡臭的心靈垃圾時,就會開始學懂怎去選擇合乎神心意的事物了。神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作者是生命福音事工協會總幹事)

愛的啟動

11430122_716349118475541_4603057816853497288_n

文/劉文亮

在我心最低沉時,我最需要的,就是從主而來愛的啟動!

「主啊,祢還愛我嗎?」

人生的旅程中,能保持己心在水平線之上絕非等閒,我說的水平線之上是指心境保持平靜安穩的那條線。活在世上,常要面迎各種衝擊;那惡者總不斷對我們潑冷水,直到我們對神、對人、對己漸失熱情;然後,把心靈踐踏至低谷。

是的,朋友,我的人生,經常面對「走過死蔭幽谷」的掙扎,不知多少遍,我經歷從心靈低谷,一步一步撐到主面前,重拾心靈在水平線之上!

「是的,孩子,我愛你,我一直都這麼愛你!」

主動作被動者
我在神學院上課時,教授靈修神學的老師博思漢博士指出,親近神的旅程有一祕訣, 就是「主動去做個被動者」;信得過主愛我們,祂且要顯明這份愛,叫我們想得明、看得通、感受到,像歷代聖徒一樣,進入耶穌基督那長闊高深的大愛裡!

我要主動,因我追求主,但我又要被動,因要放手讓神施恩曉喻祂愛我。聖經告訴我們,主耶穌在最後一夜,告訴門徒一個愛的祕密,就是天父愛我們,且愛到如同愛主一樣(參約十七23);多麼容易明白,卻多麼難以接受!我們明白在世界被造之先,耶穌已深深住在神的愛裡;但我們難以接受,人類這卑微的受造物,竟被天父所愛,愛到如愛耶穌基督一樣!

讓我回說神學院的靈修課。進入「被動」的時刻,不是甚麼也不用做,起碼,我擺上心,付上時間,全心進入愛的啟示。所以,我很主動地讓自己成為一個被動者。

當我心被世界的種種享樂吸引到愈來愈遠離主時,我不斷掙扎走向主的懷裡。「我主我神啊,我愛祢,我屬於祢,我要親近祢!」朋友,這簡單一句話,若說的人無心,只是一句白話;但若用心禱告,認真禱告,掙扎進入禱告,這禱文就漸發光芒,且要由心靈的隱密處發出,打開生命的最深處。愛,讓靈魂甦醒。

回到信仰起點
是我在努力?還是神以愛啟動我?再分析就無法愛了, 不如返回信仰起點──這就是「信心」!一遍又一遍,愛的禱告使我心連上天父,關係上看,起初或有點「硬」,惟愛的流水開始動了,就只需安靜仰望,因餘下就是施恩時刻,不需再做甚麼了。

我努力被動,與主之間就由陌生轉為親密相連,然後,由心發出進入愛的連接,愛中愈來愈貼近,這個水平線之下的我,經歷天父的杖、天父的竿安慰我,帶領我尋回心靈的正軌。

之後……返回水平線之上,再去熱愛這個世界!

(作者是生命福音事工協會總幹事)

換個方式親近神

daisies-676368_1280

文/李文屏

尋求神是愛神之人的共同渴望,神也喜歡我們尋求祂,並應許,當我們盡心盡性尋求祂的時候,就必尋見。

許多人常通過靈修來尋求神;但不少人在靈修多年之後,發現靈修漸漸有點「機械化」,聖經上的話似乎也不那麼新鮮,不那麼直入我心。這情況告訴我們兩件事:首先,因我們的大腦較能注意新的東西,對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容易失去新鮮感和吸收力。其次,也許這正是盡心盡性尋求神的好時機,因為盡心盡性的表現之一就是想方設法。何不考慮在靈修中變換方式與神親近呢?

比如調整靈修時間,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來親近神,或換種方式來讀聖經。以前用眼睛讀,現在用耳朵讀;以前默讀,現在開聲讀;以前只是單向地閱讀,現在邊讀邊禱告,求神賜下亮光和啟示等。還可選用不同的聖經譯本,神的話語會通過不同的用詞進入我們的心。

我自己喜歡禱告式讀經,彷彿與神約會,有直接的互動。當我們盡心盡性尋求神,深信神必樂意繼續藉不同的方式與我們相遇。

雨雪從天而降

sunset-655625_1280

文/劉文亮

黃昏時,天漸雨,淅淅瀝瀝的很是好聽;微弱殘照裡,如霧如煙的細雨,在遠處山邊一幕一幕地爬行;此刻,整座大山像在大口地喝著雨水,滋潤久渴的大地。

雨水,不花錢就有,但同時,花了錢也不能讓它來,這些無法「操控」的上天禮物,實是無價寶!

每年十二月下旬初雪降臨時,不單美得叫人發呆,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覆滿大地恩情;雪裡更因含氮,下雪就如給大地施了一層氮肥,厚厚地滋潤地土,讓萬物生長;它還給田增加水分,凍死土壤表層的蟲卵,好迎接新生的幼苗出土。

白白得享
「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要滋潤土地,使地面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絕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的旨意,達成我差它的目的。」(賽 五十五10-11,《和合本修訂版》)

想想,那雨雪滋潤地土,猶如神的話語滋潤人心,既「不用」也「不能用」金錢催動,人的心靈只要願意求告祂,就白白得享心靈美食。

「白白得到」使我們考慮其價值,然而,白白的重點是在神傾出的心意,天父所想遠超我們所想,神所想的就是使我們生命得益的善意。活水可沿著地上的缺口流入,神的善良就是想在人心中種出美果。在信的人,歡歡喜喜來接受,然後平平安安進入成長更新的旅程當中。

神的善意如水流入人心,在一個全心愛主、順服主的人裡面,硬石就在愛中被挪走,荊棘在主的光照中萎縮,蒺藜在聖靈的工作裡除去,人心的土壤漸漸長出生命樹,結出果子!雨水帶著清純潔淨的力量,透入大地;神的心意呢?那透入心靈裡的大能更是叫人活出奇蹟!

心靈承受
認識在主愛中的生命活水,就看到生命大能的威力,但我們別以功利的角度看屬靈的能力,因愛的大能,是以活生生的心靈為核心;既是心靈,就必須以心靈之道待之。滋潤靈魂的力量,是人以心靈的信和愛,張開全人的生命去承受,才會入心入肺,使裡面的人,由軟弱變剛強。愛神的人,就不會封閉自己的心,不容雨水沛降;愛神的人,就不會懷疑天父心腸,刻意逃避踏上天路!

當承載充滿力量的活水,就願意真心真意,以大愛活出人生!

讓我們放膽親近神,信這位善意的神,放心迎接從天而降的雨雪;在愛中與天父相交的人,沒甚麼好怕,水來張口,雨來開心,整個心靈欣然活在主的愛裡!

(作者是生命福音事工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