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振衣
阿文和阿偉是同村好友,在家裡和教會都是聽話勤奮、品學兼優的乖學生,也是村裡的模範。後兩人考取同一城市的不同大學,阿文唸醫藥,阿偉則唸工管,兩人相約參加同一教會和團契,好互相照應支持。
困在象牙塔內的信仰
由大二起,兩人漸少交流。阿文課業太繁重,故只在書本和教會內鑽。阿偉則與外界接觸愈來愈頻繁,教會內已不多見其身影。再後,阿偉決定轉往參加自己學校裡的團契。
大四,教會提出培養阿文作全職同工,他心裡遲疑,因日後家中經濟擔子都在其身上,不過,他慣性地順服了,怕違背神的心意。因此,派給他的事奉更繁重,且很快就安排他站講臺,令全無接受過系統裝備的他焦躁難安。
快畢業了,同城幾所大學的團契舉辦聯合交流聚會。會上,阿文重遇久違了的阿偉。聽到不同學校不同科系肢體的不同思維模式的分享,尤其是信仰與生活及學科上的衝突和糾結,讓阿文發覺自己原來一直困在象牙塔內,信仰也只停留在知識上,對以後的事奉和踏出社會後的狀況隱隱心存不安。會後兩人促膝長談,阿偉也感嘆自己不及阿文熟識聖經,以致心靈常有掙扎。當夜,二人一起禱告,決定留在這大城市工作接受磨練。畢業後,他們一同進入城裡最大規模的藥廠工作,阿偉任推廣,阿文則做藥物測試。阿文更大膽跟教會表示還未有全職事奉的領受,並希望能提供裝備途徑。
告別標準答案的思維
工作後二人碰上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星期日經常加班,不准請假。阿文要趕做新藥測試;阿偉則要跟領導做對外聯絡。生活規劃和節奏雖被打亂,但兩人想,也許新藥獲准上市後情況會改善。不過,接下來的狀況卻讓他們忐忑不安。原本須做兩年的藥物試用案例,老闆竟要他們在半年內完成,那就是說,要做假測試報告!至於阿偉跟領導去做的聯絡,也不時目睹地下交易。雖然他倆都不過是參與者之一,但內心的衝擊已夠大了。想過辭職,但「天下烏鴉一樣黑」,找份好工談何容易;教會叫兩人回去事奉,說是最榮耀的,但這根本就是「鴕鳥政策」!
糾結了大半年,兩人決定辭職,但也不做鴕鳥,堅持告別只求「標準答案」的思維;雖知以後會有困惑、有掙扎、有拮据,但仍決心要學懂分辨、交託和承擔責任。他們也會繼續在靈裡互相照應,因這才是真實並有神同在的人生。
(作者乃自由傳道及文字工作者)
圖片:http://bit.ly/1Dn8W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