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所長

文/林顏寶珠

他會的,我不會
  森林裡一年一度的才藝表演大賽快到了。動物們都忙於準備參賽,可是小企鵝卻想不到自己能表演甚麼?(封面﹝註﹞)牠的好朋友紛紛幫忙想辦法,嘗試以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牠,可是小企鵝怎也學不來!最後,小企鵝沒有參加比賽,改為幫忙籌備比賽的工作。

  在小企鵝的統籌下,開幕典禮、來賓致詞、樂團演唱,以致比賽流程都十分順暢,所有動物都很盡興。小企鵝的四個好朋友都獲獎了!當所有動物都在慶祝時,小企鵝卻獨個兒在雪地裡慢慢地步行回家(圖一)。

我有的,他沒有
  小企鵝默默離開,四個好朋友於是想方設法:怎樣才能令牠高興呢?最後牠們決定辦一個派對來感謝小企鵝籌辦比賽的辛勞。雖然大夥兒很努力去做,可是只懂七手八腳地蠻幹,效果依然差強人意!最終兔子覺得還是小企鵝籌辦得好(圖二上)。這時,小企鵝發現,牠要的不是獎盃,而是一支電話(圖二下)。於是牠馬上又辦了一個很棒的派對!

肢體不同,身體一個
  在教會中,各人都有不同的參與或事奉,可卻並非所有人都是閃亮的星星。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論及恩賜的時候指出,各人的恩賜不同,就如身體只有一個,肢體則各有不同(參林前十二章)。筆者的小手指曾經受傷,平常不覺它有甚麼特別用途,當要扭緊毛巾時方知沒有了它多不方便!

  想想看,弟兄姊妹個性不一,恩賜各異,有些人擁有的強項,人人皆羨慕;有些人隱身幕後,卻缺他不可。如果每個人都是領袖,誰是士兵呢?重要的是如保羅所說:「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林前十二4-6)

 (作者是資深繪本導賞員)

註:艾力克斯.拉提蒙著。艾力克斯.拉提蒙圖。黃又青譯。 《企鵝到底會什麼?》。台北:阿拉布教育文化,2019。

(本文插圖取自《企鵝到底會什麼?》,蒙阿拉布教育文化允許使用。)

本文原載於《傳書》雙月刊(總第164期)

雲淡風輕

WP_CP157_20190219_V2

文/林顏寶珠

 

奇怪的樹

 

一月,《金錢樹》女主角麥小姐發現她的庭園中有個怪模怪樣的東西。

 

三月,她看見一棵樣子奇特的樹長在庭園中。

 

五月,她發現這棵樹上的葉子一點都不像葉子形狀,順勢摘下葉子送給鄰居的小孩。

 

到六月時,鄰居小孩的父母紛紛來到麥小姐的庭園,表情尷尬地向她請求看看那棵樹,而她還請他們摘些樹葉回家。

 

日子過去,到中秋節晚上,麥小姐動物時,看見那棵樹的四周滿布瘋狂的人群,大家在樹幹上爬上爬下,懷中塞滿樹葉!

 

直到十二月,大雪紛飛,麥小姐和鄰居的男孩合力砍倒那棵樹。

 

這個隆冬,她有足夠的木柴作燃料了。她送給每男孩一條自己做的麵包、罐草莓果醬和一束乾花後,走回暖的壁爐旁,臉上泛起微笑。

 

心無旁

 

一年,就是這樣悠悠而逝。

 

由一月到十二月,雖然麥小姐發現庭園中有一棵「搖錢樹」,對她來說,那只是一棵樹,但對周遭的人來說,卻是不勞而獲的金錢樹。她的臉上一直保持心無旁的表情,整年就按著她本來的生活步調悠然而過。

 

最後,這棵樹成為她度過隆冬的燃料。

 

麥小姐對待眼前的金錢誘惑,正如保羅所說:「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8

 

這種視錢財為糞土的態度如此雲淡風輕,為甚麼?

 

對麥小姐來說,生活就是按著季節摘櫻桃,做櫻桃汁、餵養家中的動物、做麵包、閱讀心愛的書籍,這一切對她來說已經足夠。她的生活正好演繹「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這句出自保羅的經文。

 

觀察保羅一生,雖多受苦難,心卻充滿喜樂,一如他所言「敬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無論面對生活何種景況,他卻表明:「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11

 

綜合而言,保羅以他的一生明證他在腓立比所說的,他已學會在任何情況下都知足。求主幫助我們面對金錢物欲的引誘時,能有保羅的態度,就不會被金錢牽著走。

(作者是資深繪本導賞員)

 

釋:拉.史都華著。大衛.司摩圖。劉清彥譯。《金錢樹》。台北:道聲出版社,2007

 

 

禮物

WP_CP155_20181105

文/林顏寶珠

 

沒有禮物的小孩

從前,一個村子裡住了五個孤兒,國王知道後要收養他們。他們當然十分高興。村民沒有見過國王,卻認為國王一定喜歡能給他好印象的人,所以建議這些孩子準備禮物給國王,以得到他的讚賞。年長的四個孩子各有所長:雕刻、畫畫、唱歌、好學,各人忙著準備,

 

只有最小的妹妹輕托腮子,她知道自己甚麼都不懂,只是一個小馬

 

小妹妹也想送禮物給國王,於是向四個兄求助,最終卻被他們一一拒絕,只見她懷著失望的心情步出家門。她只好回去城門邊繼續照顧牲畜,這時來了一個從外地來的商人,小妹妹見他有點累,便請他坐在牆邊的長椅上休息。商人醒過來時,只見她靜靜地坐在旁邊注視自己。

 

原來商人來到村子是要找人,可是這些人都十分忙碌,無暇照應他

 

於是他再回到小妹妹身旁,這時她才恍然大悟:他就是國王啊!國王並沒有因她沒送禮物而不高興,反而對她說:

 

「你已把最好的禮物給我了——你的心、你的善良、你的時間,還有你的愛。你當然可以作我的孩子。我就是愛你本來的樣子。」

 

神要的是…

 

送禮物是費心思的事情,你一定要了解對方喜歡甚麼。

 

神究竟喜歡甚麼呢?

 

我們總想把自己的才能獻給,於是花很多力氣作工,就像那四兄一樣,可是當國王找他們的時候,他們卻不知道國王已來了!

沒有才能的小妹妹,卻在國王身旁陪伴,跟他聊天,聽他說話。國王收養孩子是因為他們不像大人般一心想討好他。

 

主耶穌曾說:「……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十15

孩子單純的心,是神最喜悅的!

 

我們整日勞碌作工服侍神,但耶穌基督在馬大家作客時卻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十41-42坐在耶穌基督身旁的馬利亞就像坐在國王身旁的小妹妹,只想聽耶穌說話,而耶穌也希望大家聽說話。

 

耶穌說:「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我們聽到嗎?

 

如果我們立定心志,養成每天與見面聊天的習慣,恐怕這個福分會被奪去!

(作者是資深繪本導賞員)

 

釋:陸可鐸著。馬第尼斯圖。郭恩惠譯。《愛你本來的樣子》。台北:道聲出版社,2001

 

 

知道我是耶和華

WP_CP149_20180611

文/林顏寶珠 

 

上帝給我們應許,的應許從不落空。

我願意把我的手放在聖經上,堅信的應許。

——韓寶璉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台灣,每朝 8 30 分吃早餐的韓婆婆(外國宣教士)這天可能沒得吃了,因她的家三日前被小偷光顧,食物沒了,錢也沒了!

 

半小時的精采

然而,韓婆婆於 8 時還是叫在家中幫忙、仍未信主的女孩有蘭先擺放餐具,自己則進房在主前禱告。(圖一)

 

究竟她向神說了甚麼

 

8 15 分,她走出房間,聽到有蘭仍在抱怨,也正好有人敲門。(圖二)8 30 分前會發生甚麼事呢?

 CP149_10A

 

韓婆婆開門後見到鄰居李先生,原來今早他多做了饅頭,故送她一大盤!李先生並不知她家曾遭盜竊。接著發生的可精采了,有人送來雞蛋,有人送來木瓜。這時有蘭從抱怨、驚奇、不解,到好奇想知道接下來會怎樣?

 

有蘭覺得早餐還欠一樣東西——咖啡,

 

韓婆婆說:「若上帝覺得我應該有咖啡,就會給我。」這時傳來敲門聲,有蘭搶在韓婆婆前面開門(圖三),原來是手中捧著一大瓶即溶咖啡要送給韓婆婆的王太太!這瓶咖啡在當時可值三百塊台幣的!

CP149_10B

最後,韓婆婆望著餐桌上豐富的早餐,那是怎樣的心情呢?(圖四)

CP149_10C

 

上帝聽禱告

每次我們祈禱時,可曾懷疑:上帝真的會聽禱告嗎?所禱告的會否不合的心意?是求嗎?是否因韓婆婆是宣教士,所以上帝聽她的禱告?抑或是她了解上帝聽禱告的祕訣

她在房間是這樣禱告的:

 

主啊!如果是祢的意思讓我不吃早餐,沒有關係。但我求祢向有蘭顯明,讓她知道祢是無所不能的上帝,祢會為我預備一切。」

 

是的,這一切的預備是要叫有蘭知道上帝是無所不能。多年後的一天,有蘭回來探望韓婆婆,不但告訴韓婆婆她已信主,更自承當年就是那小偷!

 

其實,韓婆婆當時早已知悉真相,

只是她把有蘭交在主手中。

 

最近讀完以西結書,書卷中有一句話出現了十五次:「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韓婆婆知道,有蘭也知道,上帝是那位無所不能的真神!

(作者是資深繪本導賞員)

CP149_cover

珮著。楊淑雅圖。吳敏嘉、吳敏蘭英譯。《天上送來的早餐——韓寶璉的故事》。台北:宇宙光,2012

 

 

說實話

WP_CP151_20180411

文/林顏寶珠

 

是,就說是

我們可能已經忘記第一次說謊的感覺莉莉卻沒忘記,她第一次對媽媽說謊時,驚訝地發現說謊就像「塗了熱奶油一樣滑溜」般從嘴裡溜出來。只是,謊話就是謊話,馬上被媽媽揭穿,更換來嚴厲的處罰。

自此,莉莉下定決心,說話要徹底誠實;相信讀者都會認同她的做法吧!主耶穌不就是這樣教導門徒嗎?「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五37)。

 

然而,莉莉堅持說實話卻引起軒然大波。

 

星期天,她在眾人面前讚美好朋友露西的漂亮新衣後,卻接著說:「不過你的襪子上有個洞。」(圖一)星期一在學校裡,她努力要說實話,結果下課時,無人理睬她(圖二)。她百思不得其解。

CP1511272dpiE

CP1511272dpiC

回到家中,她向媽媽傾訴苦惱,媽媽放下手中工作,給她解釋箇中原因。可是,她還是不太懂得媽媽的話。一天,華小姐來她家,看見她為一匹老馬刷毛,就搖著頭說:「這匹老馬不中用了,我猜一塊錢都不值。」(圖三)

CP1511272dpiD

莉莉雖然知道這是事實,但還是很生氣,覺得華小姐不應該如此說!

 

突然,她明白了自己是怎樣說實話的。

 

將心比己

很多人表達個人意見或感想後會補充說:「請不要見怪,我說話比較直截了當!」可是這種實話,叫聽的人感到很難受!若不是這樣直接說出來,那要怎樣說呢

聖經以所書四章 15節說: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強調信徒行事為人要以基督真理的愛為引導。在《用愛心說實話》中,莉莉媽媽幫助女兒化解煩惱時說:「有時候,說實話的時機不對,方法不對,或者動機不對,可能會讓人受傷;只有用愛心說實話,才能幫助人。」

 

我們說話時,若不是以愛心出發,實話也會變成指摘,或是傷害別人的話。

 

若能在適當時機,用合宜的方式說實話,效果就會不同。「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六31

CP1511272dpiB

派翠西亞.麥基撒克著。吉絲莉.波特圖。宋珮譯。《用愛心說實話》。台北:和英出版社,2015。

(作者是資深繪本導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