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輯室
世道暗晦,謊罪連城,疫情肆虐,不少香港人都活在不安中。信徒仰賴上主,藉禱告將困頓的環境交託;然而,即使每晚內室的泣訴跪禱,疫情在可見的時日還未見盡頭,社會處在暗晦中似望不見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我們置身在人生黑夜中,應如何走下去?
其實,當我們還沒能看見將來那光明的日子,是否代表今天就沒意義?若見不到人生路百步之後的光景,是否代表十步之內所行的沒有用處呢?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潘怡蓉博士提醒信徒,學習走好每一天的路,繼續向前,因生命不能回頭,救恩的歷史繼續向前,我們每人生命的小故事,其實是不停參與在神的救恩故事裡。既然每次只能行一小步,那就繼續忠於做好手中的小事,每日一步,以感恩、繼續祝福這世界的心去行,這就是以往許多屬靈先賢行在人生黑夜、曠野的方法,如德蘭修女。
一日一小步的行旅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以下是潘博士建議如何在人生黑夜中展開一日一小步的行旅:
- 珍惜生命,感恩度日
疫情前或許大家都以為一定有著長長久久,現在終發現生命很是脆弱。我們要常存感恩的心,起床時要知道每天都是恩典及禮物,需要珍惜每一分一秒,因這是神託付給我們的。
- 每天至少跟兩三個人談話
口罩、限聚令、疫情將人隔絕,但身為一個人,是需要跟別人連結的。我們可以藉電話、社交媒體應用程式與別人連結、傾談、交流。這對我們很是重要。Communion(共融)正是三一上帝的本質,我們需要突破口罩的隔絕,繼續與人連結,否則生命就會萎縮。
- 忠心做好手邊的小事
每一日都有一些小事要處理。既是神託付給你的,就以做大事的心做好這些小事。
- 舉手之勞協助身邊的鄰舍
幫助身邊的人。幫助人能令你感到生命是有意義的,帶來滿足感。
- 保持與信仰群體的同行
跟你教會的弟兄姊妹同行,彼此勉勵、打氣。在這時候,我們需要彼此建立。你心內那團火,不彼此溫暖、守護,是會熄滅的。
- 在上主面前舉起禱告的手
看到世界的疫情,你就是看到一個託付,要為這世界禱告。你看到新聞,當中的背後,就是一個邀請,邀請你作一個祈禱者。
- 戴上口罩偶爾外出走到大自然中
偶爾踏出家門,做好防疫措施之下,往大自然中欣賞花樹蟲鳥、仰望天空,靜觀神在大自然當中彰顯其榮美,讓我們的心繼續向著上帝。
- 以畫畫、聽音樂、做體操、煮飯增加生活樂趣
試在家做一些不是經常做的有趣事、重拾一些久違的興趣;或就是在家聽聽喜歡的音樂、舒展筋骨做做體操。
- 透過閱讀或靈修日記,整理與寫下自己反思
珍惜閱讀的機會,這期間是很好的進修、充實心靈的時間。每日睡覺前,寫下一兩句這一天學了甚麼事情。
- 一日一小步前行:面對前路走好每天腳下的一小步
睡覺時為行完一日的旅程感謝上帝,祝福一些當日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人。以期待的心將明天交託給主,因祂是一個做新事、帶我們行新路的上帝。
加強光讓黑暗減退
走在人生黑夜中,難免會對不確定的未來感到不安,潘怡蓉亦坦承她要與不安共處:「我會跟神說,我已盡力啦,在我必須要完成的工作裡,求祢保守!若真是發生了甚麼,求祢赦免並賜下恩典,我就繼續走那條發生了的路;我相信我是可以走下去的,因神會帶我走下去。」
她又勉勵弟兄姊妹,今天作神的門徒,不要停留在不安處解決不安;神的國度會繼續臨在,救恩的歷史會繼續向前。每一天去找有意義、值得做的事去做。當繼續在神的國度裡與祂同工,信徒的生命就繼續向前。在人生黑夜中,驅走黑暗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強光明;當光愈亮,黑暗就會稍為減退。所以,我們要重新尋回自己的召命、使命、異象、在神國裡主給自己的託付,在那裡便可找到每一天的光。要讓那光帶領我們前行,我們就不會被那不安、黑暗吞滅。
(本文主要參考潘怡蓉博士於「走在 Uncertainty 中的靈程同行者」講座中的分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5yjDsqK-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