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站住看(出十三17 – 十四31)

CP157000772dpi

在心理學測試中,有個圖案從某點看就像凸出來的樓梯,看到的是樓梯面,惟同一圖案,調整眼光再看,它卻是凹進去的樓梯底。人生亦然,我們有時需調整一下焦點,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關鍵是會否只固執地看。

 

神的保護與同行

出埃及記十二章記載,以色列人守逾越節後,連夜起程往疏割(參十二37)。因恐怕百姓遇見戰爭而後悔,就回埃及去(參十三17),神帶領百姓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參十三18)。以色列人從疏割起行,往曠野邊的以倘安營(參十三20),而耶和華以雲柱、火柱帶領他們(參十三21-22)。雲柱、火柱不單證明神的同在,也證明祂的顯現、引領、保護及同行(參十四19-20)。

另一邊廂,法老雖容許以色列人離開,但後來改變主意,親率埃及精銳部隊追趕(參十四5-7)。其實這追趕行動是由耶和華主導(參十四8),在較早前已宣告(參十四4),就像法老拒絕順服神大能的作為一樣。

 

站定看神的作為

以色列人雖滿有信心地離開,但在巴力洗分給追上,他們見埃及追兵逼近就甚懼怕,並向摩西發怨言(參十四9-12)。摩西沒理會他們的責備,反使他們平靜下來,挑戰他們回應神的計劃:「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十四13)「站住」有站穩崗位、守住立場、堅定位置等含意,摩西指示他們要站定崗位來觀看神將要施行的大能作為——拯救。

神吩咐摩西舉手「向海伸杖,把水分開」(十四16),這行動是一個訊號使大東風吹走海水,以色列人就下海走乾地。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和馬兵都跟著下到海中,但在晨更的時候耶和華使他們混亂,又使他們的車輪脫落難以行走,當摩西再向海伸杖,海水就把他們淹沒,除了法老,全軍都覆沒了(參十四28)。

蘆葦海的拯救被描寫為耶和華的顯現,祂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而以色列人亦因而敬畏及順服祂(參十四30-31)。

 

定睛在大能的神

在我們的人生中,難免會遇到困境甚至絕望的時刻,我們的反應會是怎樣?恐懼?埋怨他人?或後悔當初?若我們的眼目定睛在困難或敵人,就只會懼怕、埋怨,但若能調整焦點,定睛在大能的神,就能看見祂的拯救。因祂曾應許:「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賽四十一10)

壓迫與順服

壓迫與順服

文/譚廷蔚

一名航空學員在實習飛行時突目不能視,控制塔的司令官從電台中說:「不要害怕,只要依足我的指示便成。」司令官吩咐他維持在天上盤旋,直至適當時候,才命機師降落。當飛機接近跑道,司令官鼓勵他說:「你正朝向正確的目標。」學員因順服司令官的命令,終安全著陸。

原來困難來到時,順服更為重要。

以色列人受壓迫
創世記最後數章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已在埃及定居,而出埃及記的開始是以色列人的後代漸成很大的族群。法老和埃及人的忘恩負義令以色列民族的命運徹底改變。正如創世記描述,亞伯蘭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又服侍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創十五13)以色列人將成奴隸並受壓迫一段很長時間。

出埃及記一章8 節指出一個新的王朝出現,對以色列人的態度與前不同。這法老很是狡猾(參一10),也固執、善變(參一16)。法老要控制人口繁多的以色列人,可能因埃及在歷史上曾於多個朝代受外族人統治,所以恐懼以色列人昌盛。

法老開始壓迫以色列人,不是迫他們作私人家庭的奴隸,而是徵召他們在必須做的、永不停止的公共建設項目上,作沒有酬勞的勞工。然而,以色列雖被壓榨、奴役,人口卻仍不斷增加。(參一9-12)

收生婆的順服
法老因計劃失敗,所以除加重擔苦害以色列人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殺嬰,目的是為減少以色列人口。法老下令收生婆在希伯來婦人生產時殺死他們的男孩,但施弗拉和普阿兩位收生婆因敬畏神,不照這命令行,存留男孩的性命,因此得神的賜福建立家室(指有兒子)。

聖經沒有說是收生婆說謊,或是希伯來嬰孩迅速誕生落地真有生理上的根據。即使她們真是說謊,神也不是稱許她們欺騙,而是讚賞她們拒絕奪取嬰兒的性命,因生命是神所創造。她們對生命的尊重,來自對賜生命之神的尊敬(參出二十12-13)。她們亦因此得到家室作賞賜。

順服神更重要
敬畏神、聽從神的話比聽從統治者的話更重要,尤其關係到人的生命安危時,更該清楚這信仰的基本原則。我們看到這兩位希伯來收生婆,雖接到埃及國王下令要她們執行殺嬰的工作,但她們敬畏神,寧願聽從神的旨意,不聽從法老王的命令。對收生婆來說,這是很冒險且威脅到她們性命的事,但她們卻仍堅持,這一點正是她倆的信仰告白,表明她們真是神的兒女。

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順服神比順服統治者的命令更為重要。

(作者是香港信義宗神學院神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