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屬靈閱讀

文/思懷

屬靈閱讀六向度,我們已談過廣度和深度,現續探討另外三度:

速度
閱速應按不同閱讀目的調節,不用每次相同。首次可先速讀,知其大要,以決定是否或哪部分需精讀。精讀時速度放慢,務求明白內容,亦可用筆劃下記號。三讀時寫筆記,只讀重要部分,讀速更需如錄影機逐格慢鏡重播,務求思其要,取其髓。速讀能為繼後精讀打下根基:我略讀過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後,選擇精讀〈慶祝的操練〉這章,因它是此書高潮。

闊度
悅讀不孤,樂閱非獨,有書友同行,既增閱讀趣味,又可彼此鼓勵、書思震盪一番。與書友同逛圖書館、書店或書展,打打書釘、聊聊書本、分享對書籍的看法,實一大樂事。當然,高水準的認真閱讀交流平台必定是讀書會:書伴們定時見面,互相交流對書本的評論,兼容並蓄不同觀點來豐富自己的「閱歷」、擴闊閱讀層面,開拓閱讀的另一片天。書友貴精不貴多,平日可藉手機群組,抒發閱讀感受或交換新書出版情報,豈不快哉!

長度
信徒須有毅力地建立長久閱讀習慣,經年累月,方有所成。訂立一年或半年的每月一書讀書計劃,是有效的自我監督機制。而「零讀片閱」是解決生活忙碌影響進度的妙藥良方:把書本分多次短讀,積少成多,為屬靈閱讀「馬拉松」也。亦可同時讀多本書,交替閱讀可增新鮮感,「少食多滋味」更愜意。

除訂下死線,長途閱讀宜有方向。若對某課題感興趣,如靈恩運動或傳福音策略等,可選讀同類書籍中幾本經典作品,寫下精讀筆記,再加上自己的領受、體驗和反思所得,漸漸形成該課題的知識系統。顯然,這些知識系統奠基於平日扎實長度和深度的閱讀功夫。


先拋磚望引玉,我以釋經學為主題,結合閱讀長度、深度和闊度,設計了一份半年屬靈閱讀「餐單」,供讀者參考:

2017年一至六月 閱讀屬靈書籍計劃
目的:進深對釋經學的認識

1月份
書名:《基礎解經法》(香港:宣道出版社,2010)
作者及譯者:蘇克(Roy B. Zuck)著,楊長慧譯
閱讀方式:速讀
附註:宏觀入門書

2月份
書名:《讀經的藝術——瞭解聖經指南》(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1999)
作者及譯者:戈登.費依、道格拉斯.史督華(Gordon D. Fee, Douglas Stuart)合著,魏啟源、饒孝榛合譯
閱讀方式:精讀後寫筆記
附註:不同文體釋經原則

3月份
書名:《聖經中的希伯來人——漫談聖經希伯來人的思想與文化》(香港:天道書樓代理,2012年第3版)
作者:褟浩榮
閱讀方式:寫筆記,在讀書會分享
附註:猶太人歷史文化背景

4月份
書名:《語言學與釋經——聖經詞彙的研究》(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9)
作者:黃朱倫(Andrew Huang)
閱讀方式:先速讀
附註:原文字義和語言學對釋經的影響

5月份
書名:《聆聽聖經的語言——藉耶穌的耳聆聽聖經的語言》(信智慧文苑,2006)
作者及譯者:羅伊絲.特爾柏格、布魯斯.歐克馬(Lois A.Tverberg, Bruce Okkema)合著,黃淨欣譯
閱讀方式:精讀後寫筆記,與人分享
附註:微觀重要希伯來原文字義

6月份
書名:《21世紀基督教釋經學——釋經學螺旋的原理與應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2)
作者及譯者:格蘭.奧斯邦(Grant R. Osborne)著,劉良淑、李永明合譯
閱讀方式:寫書評作為神學課程功課
附註:進深釋經學概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