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有時

cp142_06_1920x1080

文/思懷

我一直深愛閱讀,歷久不竭,主要有五個原因:

解決人生實際問題
我和太太一起讀《夫妻之愛》,是為更好預備婚姻;剛畢業的我閱了《樂業?餬口?》,是想了解聖經工作觀,盼求職擇業時行在神旨意當中。實用功能的閱讀也。

追求屬靈成長
我從麥哥登的《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一書洞悉內心動機、寫屬靈扎記的重要;縱某些章節存在神學爭論,但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和《禱告真諦——尋找心靈真正歸宿》委實深深影響年青的我:要看重各種屬靈操練和進深與神的關係。

深入認識聖經
馬有藻的《舊約概論》、詹遜的《舊約精覽》及梁潔瓊的《如何研讀舊約》俱是我初讀漫長的舊約聖經時最好的書伴。斯托得的《認識聖經的八堂課》則為初信的我,打好牢牢的聖經基礎。隨著日漸長進,我讀了蘇克的《基礎解經法》,為我打開釋經學的大門,從此產生濃厚興趣,啟發之大影響一生。再如《基督徒之父是亞伯拉罕:反思根源 重建信仰》帶我進入希伯來人文化和思維的殿堂,看得津津有味,提高了我釋經的精準度。

為事奉、實用性閱讀
為提高講道能力,我拜讀李定武牧師的《設計釋經講道》,從中「偷思」,改善我的講章。讀過艾偉傳的《佈道生活化》則燃起傳福音的熱誠。《事奉狂自救心法——小堂會牧人自白》的作者像朋友般與我交談傾訴,非常明白全時間服侍的難處,很有共鳴,非常親切,感動不已,使我事奉重新注入動力。

尋找閱讀的驚喜樂趣
以前不愛讀人物見證書,誤以為得著不大,但因應神學課程要求,我讀了恩典姊妹的《奇異恩典》,這是我第一本讀畢的見證書,生命得著激勵。我從不喜歡讀人家的禱文,總覺各人有自己祈禱風格;但讀過《私禱日新》才發現自己的祈禱多麼膚淺狹隘,禱告領域應是何等深廣無垠;再如史特博《重審耶穌》,把硬繃繃的神學護教課題「小說化」,既有深邃護教理性邏輯論述,又有吸引人的情節故事推進,令我愛不釋手。能打破自己既有的讀書框框,特別那些跨疆越界的屬靈閱讀(crossover spiritual reading),往往有很多意外收穫,帶來驚喜。這正是屬靈閱讀趣味所在。

建立屬靈閱讀光譜
信徒不讀或少讀屬靈書籍,會引致屬靈營養不均衡,影響屬靈健康。然而,當你曾淺嚐細嚼閱讀樂,自會讀不停目。不僅應多讀勤閱,更要讀必多方:屬靈操練的、認識聖經的、神學性的、實用事奉的、信仰應用和信徒見證等,擴闊你的閱讀光譜,多方面吸收不同的屬靈養分,靈命自然進深。

零讀碎閱又何妨,怎樣開卷皆有益!快按你的興趣和需要,開展豐盛的屬靈閱讀之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