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里程

6108b580

文/陳振衣

「春節帶小惠回來,替你們把婚事辦了!」電話裡媽媽用一貫的強勢語氣吩咐。阿文心中苦惱,他愛媽媽,但有時也受不了媽媽的操控。其實去年暑假帶小惠回鄉見家長時,媽媽就不停向這剛大學畢業的未來兒媳施壓:要令阿文回鄉工作,要讓她盡快抱孫,要住在附近……嚇得向來溫順的小惠對在他媽媽眼皮底下生活心生「害怕」。

應付母親期望
阿文碩士畢業才兩年,工作單位是老師舉薦的,但必須有本地戶口才能入職,為此費了不少唇舌讓媽媽同意他遷戶。不過,此後媽媽更緊張了,要不是爸爸常犯病,她真會跨越半個中國之遙來盯著兒子!阿文想到媽媽的心理狀況,猜她以後任何事定必怪到小惠頭上,因此見家長後就馬上參加婚前輔導,準備小惠一年後考取教師資格證,工作轉「正」後就結婚,先遂了媽媽一個心願再說。

豈料,一做婚前輔導,才發現雙方很多看法和做法原來有差異,這在甜蜜的交往期從未碰及,輔導說是他倆生活一直平順無波,壓根兒沒想太多所致。幸好兩人對未來憧憬都是想踏實做人,過安穩的小日子,所以輔導就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良好溝通和計劃未來。

然而,課程才進行一半,媽媽就來電催婚。阿文知道媽媽性子,而小惠也益發抗拒,結果在諮詢過傳道人和輔導後,決定先在工作的城市領結婚證,並在教會舉行婚禮,待春節才回老家按鄉例擺喜宴。之後,與爸爸合作行使苦肉計,讓小兩口暫得返回大城工作。

要學會說「不」
由於一切來得急迫,兩人回城後才找房子搬。但剛租下房子,單位就通知要調阿文往城郊分部研發新項目,那裡離他們讀大學時的校區很近。於是他們又得搬,小惠亦要申請調動。還好調動順利,但積蓄已所餘無幾,臨時只能租到單間房,衣物用品均未能拆箱安放。更嚴重的是阿文還要不停加班,小惠面對如此「新家」,又要備考,心情沮喪至極。幸重返大學團契時,仍有些相熟的學弟學妹,讓小惠不致覺得孤單無援。

稍為喘定,教會牧者就上門,說他們回來正好接手帶領團契。兩人面面相覷,不敢推卻,或許確如牧者所說是神的心意呢!但是,再到團契即感壓力山大,疲不能興;再看那像要隨時「走佬」的家,兩人都頹然無措,以後他們會怎樣?茫然中想起以前的團契導師,於是立刻約談。導師引導他們分析情況,重排優先次序:一切以建立基督化家庭為優先,對上級、父母、牧者要學會清晰委婉的說「不」;因為,他們必須為自己「真正的成長」負責任!

(作者乃自由傳道及文字工作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