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振衣
天養是媽媽給她取的名字。家中媽媽爺爺奶奶對她整天是冷口冷面的,鄉親鄰里也不准孩子們跟她玩,且常聽到必是她家幹了壞事,才沒養出兒子的諷語;長大後才知道,媽媽懷的是龍鳳胎,但弟弟一出生便死了。天養記得,每回想爸爸抱,總被他一把推開。她像活在孤兒院裡的孤兒,交由天養!
她雖生在農村但家境並不貧困。記得小一時考到第三名,奶奶見到獎狀時笑了一下,因此天養決定用功讀書,希望笑臉重現,可惜到她考上大城市最好的高中都不曾如願。由於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面對與農村不一樣的同學,她更退縮了,甚至怕得連飯也帶回宿舍裡吃。
初遇愛她的主
就讀大三時,一位熱情主動的女同學將她強拉去教會。在這裡,她聽到了竟有愛她為她的罪而死的主,她好想靠近祂,於是立刻決志、洗禮,加入教會,用心學道,希望愛她的主快樂。
工作一年後,天養碰到一位新女同事,熱情愛笑,對她關懷備至,讓她的心很溫暖,這是她從未有過的感覺!她邀這同事去教會,但同事說先要她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到達後才知是女同性戀的地下酒吧。在酒精的影響下,她不知所措、欲拒還迎地進入了迷亂中。
第二天酒醒,做了神不喜悅的事的罪咎感讓她坐立難安,她跑到教會負責人梁姨家求助。梁姨認為犯罪嚴重,立刻要她辭職與那女同事斷絕關係,並要在眾肢體面前公開承認過犯,禁食悔改四十天。但當天回到宿舍,對方的貼心關懷卻讓她不捨了,這與她在教會裡得到的評斷完全不一樣。她心軟了下來……
得嘗完全接納
不過,甜蜜的同居生活只維持了半年,女同事移情別戀,天養霎時接受不來,但想到教會的嚴厲批判、神的不悅,她就遲疑不敢再到教會求助了。未幾,另一女同性戀者乘虛而入,她又再次不能自拔。不過,在享受與蜜友幸福日子的同時,天養心中仍隱隱不安:神一定不會饒恕自己的了。
一位知情的同事見她有愁意,就介紹她去見做輔導的牧者,她不好拒絕就去了。輔導耐心聆聽她講述內心的困惑,釐清她真實的缺欠和需要,為她講述天父隨時預備迎接浪子歸家的故事,提議她求神先讓她享受到祂的愛和接納。這跟她過去聽的不一樣,心中悠然升起一股暖意,便決定一試。安靜退修的第一天晚禱,從未有過的平安喜樂浸潤她的心靈,頭腦的信仰落實到內心,她明白了這才是真實的信仰,她可放心將一切交給祂來解決。她,可由天養!
(作者乃自由傳道及文字工作者)